当前位置:行业新闻 > 正文
总结:直径测量的发展历程!在线测径仪已成主要方式!
2024-03-01 16:45 浏览:

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探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古至今,人们对测量的探索从未停止。而外径作为一种基础的几何尺寸,其测量也经过了多代发展,直到至今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中的在线测径仪。本文就来介绍一下外径测量的发展历程!

直径测量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使用各种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来测量物体的直径,例如使用绳子、木棒、卡尺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直径测量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和完善。在中世纪,欧洲的工程师们发明了一种叫做“卡尺”的测量工具,它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直径和其他尺寸。这种工具的原理是利用两个相互平行的尺子,通过移动其中一个尺子来测量物体的直径。

在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直径测量工具,例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这些工具的测量精度不断提高,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中国古代,亦有类似游标卡尺的测量工具。

在历史上有一种名为“分规”的测量工具,相对于现代的游标卡尺而言,它们具有一些类似的特征。据传说,“分规”是先秦时期齐国大夫孙膑(公元前4世纪)发明的,这种分度测量工具在战争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建筑等领域。分规由两个活动的移动标尺构成,可以通过调节距离来实现精准尺寸的测量,属于一种基本的线性尺量器。

在随后的历史时期中,这种尺寸测量工具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唐代拓跋焘曾经制造了具有刻度的分规。

宋代的数学家李邴曾经制作出一种能够进行非线性测量的分度仪器。科学家苏颂曾发明了一种叫做“水磨术”的精密计量工具,可以检测各种门窗、筒柱等的垂直度、平整度和内外径,其精度可达毫米级别。

在清朝中期,理学家何维恒发明了“双项交定分规”,即现在通常所说的游标卡尺。

而在20世纪以后,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径测量的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到现在,激光测径仪与光电测径仪成为了工业生产的宠儿。

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的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利用激光束测量物体直径的想法,并开发了第一台激光测径仪。这台仪器使用了一个旋转的激光头和一个光电探测器,通过测量激光束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时间来计算直径。虽然这台仪器的测量精度不高,但它为激光测径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0年代初期,出现了使用激光扫描技术的激光测径仪,它可以同时测量多个物体的直径,并提高了测量精度和速度。

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激光测径仪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的测量。

光电测径仪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随着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测量物体的尺寸。早期的光电测径仪使用的是光电二极管和光敏电阻等简单的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光的强度或相位来测量物体的直径。这些早期的光电测径仪测量精度较低,通常只能测量较大的物体。

但随着各种元器件的发展,线阵CCD的发展,消除了种种弊端后,光电测径仪以其无旋转电机,无易损部件,使用寿命长等,已经成了的激光测径仪的升级产品,如基恩士。

未命名的设计 (5).jpg

简单来说,外径测量经过了绳子——卡尺——游标卡尺——激光测径仪——光电测径仪(代表性)几代发展,到现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激光测径仪与光电测径仪已成为了现今工厂常用的设备,而光电测径仪作为升级产品,测量范围非常广,对0.1mm及以上的各种外径尺寸均可定制相应的在线测量设备。